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市场分析> 正文

秋季六大措施预防生猪感冒

中国养殖网2016-09-06 16:16:22
【导读】初秋时节生猪感冒频发养殖户该如何预防到了秋天这个昼夜温差大季节,容易引发猪的感冒及呼吸道、消化道等疾病,对养殖户来说是个大考验。为了保障猪群健康,养殖户需采取以下六项措施预防生猪感冒。一、防寒防风。由于秋季天气变化无常...

初秋时节生猪感冒频发养殖户该如何预防

到了秋天这个昼夜温差大季节,容易引发猪的感冒及呼吸道、消化道等疾病,对养殖户来说是个大考验。为了保障猪群健康,养殖户需采取以下六项措施预防生猪感冒。

一、防寒防风。由于秋季天气变化无常,要随时注意天气的变化,早晚做好防寒防风工作,门帘、草帘要加以固定,防止冷风侵入。在温度较高的中午要注意通风,随时掌握圈舍内的温度和湿度变化,避免湿度过大,引起猪只皮肤病或关节炎等疾病的产生。

二、分栏管理。由于仔猪怕冷,成猪怕热,所以最好进行分栏管理。仔猪舍内一定要做好舍温调控工作,当舍温低时,仔猪会出现爬卧扎堆现象,要及时做出调整,保持仔猪舍内的温度在29-33摄氏度左右,保持成猪的舍温在19-22摄氏度左右。

三、加强营养。低温天气应适当提高饲料标准,适当增加一些能量饲料、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饲料,增加饲料数量。生猪获取充足营养物质有利于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

四、适当活动。各种动物都需要活动,有利于提高体质,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有条件的,每天让生猪室外活动一次,无法进行室外活动的,应每天喂食前驱赶一次,让生猪在室内进行一定量的活动。

五、合理治疗。生猪感冒了,最初也有打喷嚏、流鼻涕、随后食欲不振、体温升高、拉稀等现象,应尽早治疗。可肌肉注射青霉素,也可在饲料中拌入感冒清、板蓝根等抗感冒药物。

六、隔离消毒。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感冒病毒可以通过空气和食物传染。一旦发现有猪感冒,一定要隔离饲养,用紫外线、药物等对猪舍严格消毒。病猪吃过剩下的饲料应高温消毒后才可继续饲喂。

的病因及防治技术

又名猪大肠杆菌病毒血症,俗称小猪摇摆病。是断乳仔猪常见多发病,断乳后1-2周龄多发,发病率较低,呈地方性流行,病死率高(90%)。本病无明显季节性,但以春季的4-5月和秋季的9-10月发病较多,特别在气候骤变和阴雨季节更易发病。通常在脾虚肾亏,三焦气化机能失调的情况下,出现的局部水肿或全身瘫痪为特征的一种症候。

病因:引起本病的病原,一般认为是一种具有特异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所产生的毒素而引起的中毒症。当以下条件存在时可促使本病的发生,如断奶仔猪突然改变饲料和饲喂方法,断奶方法不当,饲料蛋白质比例水平偏高且过于单纯,矿物质、微量元素缺乏,饲喂贪吃过饱等,若硒和VE不足时,会诱导本病发生;猪舍卫生条件差,仔猪缺乏运动,致使猪只体质衰弱,脾气亏虚,三焦失调,则水湿外泄受阻,使水湿泛溢于肌肤,而成水肿、经络麻痹而发病。

症状:本病多突然发病,病初表现轻度精神萎顿、食欲减退、步态不稳、体温一般不升高,偶有个别猪只体温上升;随之可见头面部及眼睑水肿,并出现神经症状,大多行走不稳,摇摆盲目转圈,有的病猪前肢跪地,二后肢直立,有的卧地不起,四肢划动,似游泳状,口吐白沫,用手触摸猪体,反应敏感,兴奋不安,叫声嘶哑,表现惊厥。本病进程很快,一般均在48小时以内死亡或恢复,大猪病程较长,常可延至5-7天或更长一些时日。致死率达90%。 解剖可见猪体各部位发生不同程度的水肿,尤以胃壁水肿最为严重。切开胃壁可见增厚和胶冻状,并流出清亮或茶色液体,结肠系膜呈胶冻样水肿,全身淋巴结水肿、充血和出血。心包和胸腹腔有较多积液,暴露空气则凝成胶冻状。

防治:药物治疗的早期效果较好,后期一般无效。 因本病的发生与哺乳仔猪饲养管理息息相关,预防本病必须对哺乳仔猪适时补料,以提高其消化吸收能力,切忌突然断乳和更换饲料,饲料营养要全面,饲料中的蛋白质不能过高,断乳后的仔猪切忌饲喂过饱。在缺硒地区,应注意添加硒和维生素E。猪舍保持清洁干燥,定期冲洗消毒,这样才可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

同时可采用以下药物进行预防:

1、在仔猪断乳前1周和断乳后2周,肌肉注射组织胺球蛋白2ml,每周1次,或在断乳前1周和断乳后3周,每天内服磺胺二甲基嘧啶1.5g,也可在发病季节用磺胺、大蒜等药物进行预防。

2、使用盐类泻剂(硫酸镁)15-25g内服;暂时在不同时间内控制或急剧减少饲料喂量,在断奶时把饲料喂量减少到每头仔猪每天0.5kg,并在1周左右以后慢慢增加到足量,这是一个比较成功的预防方法。

治疗可采用中西结合和对症治疗法,以抗过敏、消除水肿和抑制肠道致病菌协同进行,而且应及早诊断和治疗。 磺胺嘧啶钠、6-甲氧磺胺嘧啶、恩诺沙星、氯霉素、硫酸卡那霉素对本病均有治疗作用,治疗时应配合亚硒酸钠―VE效果较好,同时根据病情适当配合使用地塞米松可获得满意效果。此外对病猪还可应用盐类缓泻剂通便,以减少毒物的吸收,对治疗可起到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中国畜牧联盟)

中国养殖网(微信号:chinabreed8),聚焦畜牧养殖终端,倡导高效健康养殖,打造一流服务平台,提升品牌体验价值!

免责申明:本栏目所发资料信息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交流。我们尊重原创作者和单位,支持正版。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点击 提交联系我们,立刻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供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投资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

联系方式|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辽ICP备11016505号-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