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猪瘫痪 >鉴别 > 诊断 > 正文

兽医必读:猪瘫痪是什么神经受损,如何鉴别诊断?

  • xinluba 网络
  • 2017-06-22 18:10:30
    【导读】瘫痪:因神经问题导致,指上、下运动神经元、锥体束及周围神经病变致肌肉活动能力降低或丧失,常见于:脊髓型瘫痪、脑型瘫痪和营养型瘫痪等3种类型. 瘫痪分类: A、功能性瘫痪:由心因性引起,即癔症性瘫痪 B、器质性瘫痪:上运动...
    瘫痪: 因神经问题导致,指上、下运动神经元、锥体束及周围神经病变致肌肉活动能力降低或丧失,常见于:脊髓型瘫痪、脑型瘫痪和营养型瘫痪等3种类型.

    瘫痪分类:

    A、功能性瘫痪:由心因性引起,即癔症性瘫痪

    B、器质性瘫痪: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和肌病瘫痪三种

    上运动神经元:起源于大脑额叶中央前回和旁中央小叶,轴突组成皮质延髓束与皮质脊髓束,分别终止于脑干的颅神经运动核与各节段脊髓的前角运动神经元。

    下运动神经元:从颅神经运动核与脊髓前角细胞到肌肉接头。

    “瘫痪”的治疗原则:

    瘫痪:因神经

    要么找出病因对因治疗,要么淘汰!

    常用:磺胺 + 曲克芦丁

    现分享中枢性瘫痪,周围性瘫痪,肌病性瘫痪等几种瘫痪诊断及治疗的方法,供大家鉴别诊断参考:

    1、中枢性瘫痪

    1)中枢性瘫痪(又称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痉挛性瘫痪、硬瘫):是大脑皮层运动区锥体细胞及其发生的下行纤维 (锥体束)受损所产生。

    (1)类型:

    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失去了对下运动神经元的抑制调控作用,使脊髓的反射功能“释放”,因皮质运动区及下行的锥体束较集中地支配肌群,故常导致整个肢体瘫痪(单瘫),一侧肢体瘫痪(偏瘫);双侧病变可引起双下肢瘫痪(截瘫)

    (2)特点:

    患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浅反射减弱或消失,出现病理反射,无肌萎缩和肌束震颤。

    常见引起中枢性瘫痪的疾病:猪传染性脑脊髓炎

    (3)猪传染性脑脊髓炎

    猪传染性脑脊髓炎(猪捷申病、猪泰法病):由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侵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感觉过敏、震颤、肌肉抽搐和肢体麻痹为特征,但无神志扰乱。1929年,最先发现于原捷克斯洛伐克的捷申地区,故称为捷申病。1955年-1957年,丹麦和英国发现猪的一种轻症麻痹病,称为泰法病,也称台劳病,良性地方性轻瘫。

    传染的最危险阶段在潜伏期和发病初期。发病第一天传染率为存栏头数的15%-40%,随后逐渐降低,呈波浪式流行(这批痊愈,另一批发病)

    症状:临床上分为4个型: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和隐性型。

    A、急性型:体温40.0-41.1℃,呕吐、严重鼻炎、腹泻及行动失调。1-2天后,体温降至正常,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如:寒战、感觉过敏、抽搐、共济失调,四肢僵直(特别是后肢)、角弓反张和昏迷。接着发生麻痹,病猪呈犬坐姿势或于一侧卧地,前肢作划水样,受声响或触摸刺激时,四肢不协调的运动,或角弓反张,也可见面部麻痹和失音。

    瘫痪出现后的2到3天,就有80%-95%的病猪可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B、亚急性型:潜伏期为6-8天,消瘦并有麻痹症状,死亡较少。

    C、慢性型:多发成年猪,沉郁、行动困难、尾部麻痹、前肢瘫痪。

    D、隐形型:侵害仔猪,运动失调和背部软弱,有的肢体麻痹症状。

    猪传染性脑脊髓炎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与链球菌鉴别:链球菌转圈、后肢麻痹;本病四肢麻痹、倒向一侧。

    与水肿病鉴别:水肿病体温正常,整个头部肿;本病体温高、仅眼睑水肿

    与伪狂犬鉴别:伪狂犬流涎、兴奋、撞墙;本病呕吐、震颤、仅感觉过敏

    与食盐中毒鉴别:口渴尿少,奔跑前冲,腹下皮肤发绀;本病无此症状。

    治疗:无特效药治疗,50斤以上猪:50头份猪瘟细胞苗肌肉注射;然后,VB1 + 磺胺+清开灵,一日3次,连续注射。仔猪:紧急接种伪狂犬,多死亡

    2、周围性瘫痪

    1)周围性瘫痪:又称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弛缓性瘫痪、软瘫;

    A、脑于运动神经核及脊髓前角细胞,及其发生的纤维(脊髓前根、脊神经、颅神经)受损害,使其所支配的肌肉得不到应有的冲动兴奋而瘫痪。

    B、有周围性麻痹是因酶代谢障碍引起细胞外液中钾离子异常转移引起。

    特点:患肢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下运动神经元损伤使单突触牵张反射中断),肌萎缩早期出现(前角细胞的肌营养作用障碍),可见肌束震颤,无病理反射。

    2)常见引起周围性瘫痪的疾病:

    (1)、脊髓损伤性瘫痪:产床缺陷,瘦小母猪卧下后,后躯卡在横梁下,突然站立损伤腰椎。治疗:淘汰!

    (2)、多发性神经炎

    3)多发性神经炎

    发生时,四肢远端对称性感觉( 疼痛、麻木呈手套式)、运动(肌力减退、肌张力低下、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晚期有以肢体远端为主的肌肉萎缩)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肢端皮肤发凉、苍白、发绀或出汗障碍,皮肤可粗糙变薄等),远端重于近端。

    诱发原因:

    中毒(铅、砷、汞、磷等重金属;呋喃类、链霉素等药物;有机磷农药等),营养代谢障碍( B族维生素缺乏、糖尿病、尿毒症、慢性消化道疾病、妊娠等),感染(痢疾、结核、传染性肝炎、伤寒及病原体直接侵犯周围神经)、变态反应(血清治疗或疫苗接种后神经炎)等引起。

    治疗:

    A、营养神经药物:B族维生素、胞二磷胆碱、辅酶Q10等

    B、改善末梢循环:可用地巴唑、川芎嗪注射液或低分子右旋糖酐等。

    3、肌病性瘫痪

    1)肌病性瘫痪分两类:

    A、肌肉本身的病变引起的瘫痪叫肌肉原性瘫痪

    B、神经和肌肉接点部位病变引起的瘫痪叫神经肌肉接点性瘫痪。

    病因:

    A、代谢障碍(母猪生产瘫痪、白肌病)

    B、内分泌障碍(甲亢性周期性瘫痪或重症肌无力等)

    C、自身免疫因素(重症肌无力)

    2)引起肌病性瘫痪的疾病:

    (1)、母猪生产瘫痪

    母猪瘫痪:包括产前瘫痪和产后瘫痪,以四肢肌肉松弛、低血钙为特征。

    原因:

    A、大量血钙进入初乳,血中流失的钙不能迅速补充,致血钙急剧下降;

    B、饲料钙磷比例不当或缺乏,V D缺乏,低镁日粮等,钙摄入不足;

    C、分娩应激、腹泻等疾病、无阳光照射导致肠道吸收钙量减少;

    植物油或酵母中所含的麦角固醇,经紫外线激活转化为VD2(麦角钙化醇);动物皮下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转化为VD3(胆钙化醇),VD2/VD3本身无生物活性,在肝脏羟化成25-羟VD3,然后在肾脏进一步1,25二羟VD3,调节钙磷代谢。

    症状:

    体温正常或偏低,后肢起立困难,强行起立后步态不稳,并且后躯摇摆,反射减弱,奶少或无奶,有时病猪伏卧不让仔猪吃奶。

    治疗:

    A、放出产床单体栏,拱泥土、晒太阳

    B、葡萄糖酸钙片10片 + 鱼肝油胶丸10粒,1次/天,连喂7天,同时,一侧肌注普鲁卡因10毫升,另一侧注射维丁胶性钙20毫升,2次/天,连用3天。

    C、料中每天补充骨粉40克或乳酸钙5克或磷酸氢钙35克,再每天分两次加喂鱼肝油20毫升,连用10天。

    2)白肌病:

    仔猪白肌病:以骨骼肌和心肌发生变性、坏死为特征的营养代谢病。

    原因:饲料中缺乏硒和VE所致。多发于1周到2月龄营养良好、体质健壮的仔猪。

    症状:运动机能障碍(喜卧、起立困难、跛行、四肢麻痹);心力衰竭(心跳快,呼吸不匀、频数);消化机能紊乱、腹泻;贫血、黄染、生长缓慢等全身症状,严重的渗出性素质(由于毛细血管细胞变性、坏死,通透性增强,造成胸、腹腔和皮下等处水肿)。

    剖检:腰、背、臀部等骨骼肌松弛、变性,色淡,似煮肉样,呈灰黄色,黄白色的点状、条状、片状不等。心脏横径增大,似球形。

    防治:

    A、3日龄仔猪,0.1%亚硒酸钠注射液1ml,肌注,可预防。泌乳母猪日粮添加亚硒酸钠(每次10mg)和VE, ,也可饲喂一些含VE较多的青饲料,如种子的胚芽和优质豆科干草。

    B、病猪可用0.1%亚硒酸钠注射液,每头肌注3ml,20天后重复一次,同时,VE注射液,每头仔猪肌注50-100mg。

    3)、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突触)间传递功能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横纹肌肌力低下,易疲劳,短期内反复收缩后肌力迅速降低,休息后减轻,胆碱酯酶药物治疗有效为特征。

    神经肌肉接头:通过接受乙酰胆碱及烟碱等兴奋性递质传递与肌膜受体结合,导致离子通道开放,Na离子内流,肌膜去极化,产生终板电位,肌丝滑行,使肌肉收缩。

    烟碱受体:位于神经肌肉接头部的突触后膜中,患畜胸腺上皮细胞内含肌原纤维,与骨骼肌存在共同抗原(烟碱受体),该抗原致敏T细胞,产生抗烟碱受体的抗体。该抗体对骨骼肌烟碱受体产生交叉免疫应答,使受体被阻滞,并加速烟碱受体降解,通过激活补体,使肌膜受损。特点是肌无力于下午或劳累后重,晨起或休息后轻。

    症状:脑神经支配的肌肉最先受累,上睑下垂,四肢躯干肌肉无力,肌无力晨轻暮重和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后期处于不全瘫痪状态,一般无肌萎缩,无肌束颤动,腱反射正常或减弱,无感觉障碍。

    治疗:

    A、抗胆碱酯酶药:新斯的明

    B、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或环磷酰胺

    本文节选自康大夫专家公开课赵浩老师“猪腿拐、瘫痪怎样快速鉴别诊断?”,关注康大夫好兽医微信或公众号kdfhsy,点击菜单“公开课百科-养猪实战课”可选择收听公开课回放,也可在今日头条号“康大夫好兽医”底部点击“听专家课-养猪实战”选择系列课赵浩老师频道收听。(注:转载请表明来源)

    更多有关猪瘫痪

    • 母猪瘫痪的病因、临床特征和防治措施

      瘫痪:因神经问题导致,指上、下运动神经元、锥体束及周围神经病变致肌肉活动能力降低或丧失,常见于:脊髓型瘫痪、脑型瘫痪和营养型瘫痪等3种类型 瘫痪分类:A、功能性瘫痪:由心因性引起,即癔症性瘫痪B、器质
      2019-12-04 09:47:48
    • 母猪瘫痪怎么办?母猪产后瘫痪怎么回事

      瘫痪:因神经问题导致,指上、下运动神经元、锥体束及周围神经病变致肌肉活动能力降低或丧失,常见于:脊髓型瘫痪、脑型瘫痪和营养型瘫痪等3种类型 瘫痪分类:A、功能性瘫痪:由心因性引起,即癔症性瘫痪B、器质
      2019-12-04 09:41:33
    • 母猪瘫痪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瘫痪:因神经问题导致,指上、下运动神经元、锥体束及周围神经病变致肌肉活动能力降低或丧失,常见于:脊髓型瘫痪、脑型瘫痪和营养型瘫痪等3种类型 瘫痪分类:A、功能性瘫痪:由心因性引起,即癔症性瘫痪B、器质
      2019-08-12 10:44:37
    • 这样喂猪可能会导致母猪瘫痪,可千万要长点心

      瘫痪:因神经问题导致,指上、下运动神经元、锥体束及周围神经病变致肌肉活动能力降低或丧失,常见于:脊髓型瘫痪、脑型瘫痪和营养型瘫痪等3种类型 瘫痪分类:A、功能性瘫痪:由心因性引起,即癔症性瘫痪B、器质
      2018-04-24 09:12:54
    • 给母猪喂料可要讲究一些,不然是有可能导致母猪瘫痪的

      瘫痪:因神经问题导致,指上、下运动神经元、锥体束及周围神经病变致肌肉活动能力降低或丧失,常见于:脊髓型瘫痪、脑型瘫痪和营养型瘫痪等3种类型 瘫痪分类:A、功能性瘫痪:由心因性引起,即癔症性瘫痪B、器质
      2018-04-24 09:12:54
    • 母猪瘫痪的病因、症状、预防及诊疗

      瘫痪:因神经问题导致,指上、下运动神经元、锥体束及周围神经病变致肌肉活动能力降低或丧失,常见于:脊髓型瘫痪、脑型瘫痪和营养型瘫痪等3种类型 瘫痪分类:A、功能性瘫痪:由心因性引起,即癔症性瘫痪B、器质
      2019-05-14 05:13:00
    • 中大猪瘫痪,母猪产后无奶两大难题的解决技巧!

      瘫痪:因神经问题导致,指上、下运动神经元、锥体束及周围神经病变致肌肉活动能力降低或丧失,常见于:脊髓型瘫痪、脑型瘫痪和营养型瘫痪等3种类型 瘫痪分类:A、功能性瘫痪:由心因性引起,即癔症性瘫痪B、器质
      2018-11-08 09:46:44
    • 母猪瘫痪有时候不是因为疾病因素,而是因为饲料质量差

      瘫痪:因神经问题导致,指上、下运动神经元、锥体束及周围神经病变致肌肉活动能力降低或丧失,常见于:脊髓型瘫痪、脑型瘫痪和营养型瘫痪等3种类型 瘫痪分类:A、功能性瘫痪:由心因性引起,即癔症性瘫痪B、器质
      2019-02-23 08:36:14
    • 母猪瘫痪多半是缺钙,日常注意饲养管理就可以完全避免这种病了!

      瘫痪:因神经问题导致,指上、下运动神经元、锥体束及周围神经病变致肌肉活动能力降低或丧失,常见于:脊髓型瘫痪、脑型瘫痪和营养型瘫痪等3种类型 瘫痪分类:A、功能性瘫痪:由心因性引起,即癔症性瘫痪B、器质
      2019-01-04 06:33:57
    • 母猪瘫痪很常见?那猪场的管理肯定出了问题

      瘫痪:因神经问题导致,指上、下运动神经元、锥体束及周围神经病变致肌肉活动能力降低或丧失,常见于:脊髓型瘫痪、脑型瘫痪和营养型瘫痪等3种类型 瘫痪分类:A、功能性瘫痪:由心因性引起,即癔症性瘫痪B、器质
      2019-01-04 06:33:57
    • 母猪瘫痪的症状及预防方法

      瘫痪:因神经问题导致,指上、下运动神经元、锥体束及周围神经病变致肌肉活动能力降低或丧失,常见于:脊髓型瘫痪、脑型瘫痪和营养型瘫痪等3种类型 瘫痪分类:A、功能性瘫痪:由心因性引起,即癔症性瘫痪B、器质
      2019-01-04 06:04:00
    • 母猪瘫痪危害多,如何预防母猪瘫痪!

      瘫痪:因神经问题导致,指上、下运动神经元、锥体束及周围神经病变致肌肉活动能力降低或丧失,常见于:脊髓型瘫痪、脑型瘫痪和营养型瘫痪等3种类型 瘫痪分类:A、功能性瘫痪:由心因性引起,即癔症性瘫痪B、器质
      2018-12-27 04:45:45
    • 母猪瘫痪是怎么了?母猪瘫痪的病因与防治方法

      瘫痪:因神经问题导致,指上、下运动神经元、锥体束及周围神经病变致肌肉活动能力降低或丧失,常见于:脊髓型瘫痪、脑型瘫痪和营养型瘫痪等3种类型 瘫痪分类:A、功能性瘫痪:由心因性引起,即癔症性瘫痪B、器质
      2018-12-08 12:07:00
    • 中大猪瘫痪,母猪产后无乳两大难题的解决方案!

      瘫痪:因神经问题导致,指上、下运动神经元、锥体束及周围神经病变致肌肉活动能力降低或丧失,常见于:脊髓型瘫痪、脑型瘫痪和营养型瘫痪等3种类型 瘫痪分类:A、功能性瘫痪:由心因性引起,即癔症性瘫痪B、器质
      2018-11-08 09:44:41
    • 中大猪瘫痪,母猪产后无乳两大难题的解决方案

      瘫痪:因神经问题导致,指上、下运动神经元、锥体束及周围神经病变致肌肉活动能力降低或丧失,常见于:脊髓型瘫痪、脑型瘫痪和营养型瘫痪等3种类型 瘫痪分类:A、功能性瘫痪:由心因性引起,即癔症性瘫痪B、器质
      2018-11-07 12:01:03
    • 中大猪瘫痪,母猪产后无乳两大难题的解决方案!

      瘫痪:因神经问题导致,指上、下运动神经元、锥体束及周围神经病变致肌肉活动能力降低或丧失,常见于:脊髓型瘫痪、脑型瘫痪和营养型瘫痪等3种类型 瘫痪分类:A、功能性瘫痪:由心因性引起,即癔症性瘫痪B、器质
      2018-11-06 05:20:00
    • 产后或者断奶后母猪瘫痪了怎么办?防治措施很重要!

      瘫痪:因神经问题导致,指上、下运动神经元、锥体束及周围神经病变致肌肉活动能力降低或丧失,常见于:脊髓型瘫痪、脑型瘫痪和营养型瘫痪等3种类型 瘫痪分类:A、功能性瘫痪:由心因性引起,即癔症性瘫痪B、器质
      2017-03-08 03:49:29
    • 母猪瘫痪如何防治?

      瘫痪:因神经问题导致,指上、下运动神经元、锥体束及周围神经病变致肌肉活动能力降低或丧失,常见于:脊髓型瘫痪、脑型瘫痪和营养型瘫痪等3种类型 瘫痪分类:A、功能性瘫痪:由心因性引起,即癔症性瘫痪B、器质
      2018-10-15 10:12:00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 点击这里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

    联系方式|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辽ICP备11016505号-2| 辽公网安备:21120202000005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