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源县皇木镇红花村发展奶牛养殖年增收500万余

wangrenfa 四川新闻 2016-12-12 14:09:00
【导读?1?5日,海拔2000多米的汉源县皇木镇红花村,温度已?℃以下。村民刘义芬在早?点前赶到牛棚,放牛挤奶?1头奶牛是她的宝贝,养了两年,让曾是贫...
11?5日,海拔2000多米的汉源县皇木镇红花村,温度已?℃以下。村民刘义芬在早?点前赶到牛棚,放牛挤奶?1头奶牛是她的“宝贝”,养了两年,让曾是贫困户的家彻底变了模样,收入从每年几千元增加到每月上万元、br />
  老专家帮忙建立养殖基?br />
  地处高寒山区的红花村是省定贫困村?014年人均纯收入只有2650元。现在,全村换了一幅光景,依靠奶牛养殖每年增收500万余元、br />
  “多亏了老科技专家帮我们找准了脱贫项目。”刘义芬的丈夫和小儿子是二级残障人士,养奶牛对体力劳动要求不高,对一直挣扎在贫困线的一家人来说,无疑是个值得发展的产业、br />
  红花村的奶牛养殖基地,是汉源县关工委科技辅导团老科技专家帮扶建立的。一次走访中,老科技专家发现红花村没有支柱产业,不少村民生活相当贫困,但红花村常年气温较低,适合发展的项目不多、br />
  “如果养奶牛,不仅产奶量高于低海拔地区,收益也很可观。?0多岁的科技辅导团团长李体伦,退休前在汉源县畜牧部门工作,在请专家调研论证后,他决定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帮助红花村建立奶牛养殖基地、br />
  28户农户养?00余头

  “养奶牛,一年纯收入可达1万元。”皇木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郑虎祥说,当村民知道每年每头奶牛产?吨左右时,都不相信,“咋可能那么多”;面对村民的犹豫,李体伦一边宣传养殖好处,一边多次往返成都帮助村民找投资人、br />
  2012?月,汉源德成牧业有限公司在红花村成立,李体伦成了常驻村里的“牛倌”?013年年底,投资1500万元的奶牛养殖场建设完成,从河南引进优质奶牛。针对村民购牛资金不足的情况,李体伦推动养殖场采取“公?农户+销售”的模式运作,公司负责投资建场、提供技术支持和销售服务;农户认购、认养奶牛种苗,自行饲养;科技辅导团负责技术指导,邀请专家、技术人员到村里为村民进行培训、br />
  现在的红花村已建?个养殖场?8户农户领养了600余头奶牛,年产牛?000吨。来自新希望乳业的运奶车,每天定时拉送鲜奶、br />
  村民从白花花的鲜奶中看到脱贫的希望,不少外出务工的村民陆续返乡。“现在养奶牛,比出去打工和种地安逸多了。”养?6头大小奶牛的6组村民高书强,每月有15000多元的收入、br />
  目前,红花村与德成牧业签订了协议,探索“村企户”合作模式。“村里拿?万元进行投资,每年可分红14000元用作村集体经济发展,摘掉贫困村的帽子有了保障。”红花村党支部书记陆刚说、br />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 张婧(北纬网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 点击这里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

联系方式|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辽ICP?1016505?2| 辽公网安夆21120202000005叶/a>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