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青鱼塘发病率高,或许和塘里面的嗜水气单胞菌有关

   liaoxiong520   海大农牧 作者: 中国水产养殖网    2017-08-16 00:20:00
【导读】文&nbsp|&nbsp图&nbsp常州海大&nbsp&nbsp&nbsp张亚辉湖州历来为中国养殖重镇,水产养殖产业发达。而青鱼又一直是湖州区域主养品种之一,养殖历史悠久,养殖...
文 | 图 常州海大   张亚辉

湖州历来为中国养殖重镇,水产养殖产业发达。而青鱼又一直是湖州区域主养品种之一,养殖历史悠久,养殖规模大。但在多年的养殖实践中,长期困扰大家的许多养殖痛点问题仍没有很好的解决,青鱼养殖发病率高、死鱼量大,养户盈利困难,极大制约着青鱼养殖业的发展。总结发现,青鱼塘口的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与底质好坏明显相关。淤泥较少,底质情况良好的新开塘口或年底清淤、晒塘的鱼塘死亡率明显低于其它塘口。而从地区青鱼塘口基本情况来看,大多数塘口长期不干塘、不清淤及晒塘,平均淤泥厚度高达55cm,底质情况堪忧,重视和加快青鱼塘口的底质改良工作刻不容缓。

恶化的底质成为了致病菌的温床,各种病原菌在有机质大量积累、氧债突出的塘底以惊人的速度繁殖、扩散,是导致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原因。作为青鱼常见细菌性疾病的主要致病菌,嗜水气单胞菌在青鱼塘口分布广、数量多、致病性强。为明确嗜水气单胞菌数量与青鱼塘口死鱼频发的关系,以及探究嗜水气单胞菌数目在池塘中的分布和改底对其影响,更有针对性的改底,开展了青鱼塘口嗜水气单胞菌系列实验,并取得了部分实验结果,现将基本情况介绍如下。

实验一

青鱼塘口死鱼与嗜水气单胞菌数目关系探究


实验目的

青鱼不同底质塘口死鱼情况差异很大,新塘或经过清淤或晒底的塘口一般不死鱼或死亡量很低,而底部较差的塘口,青鱼死亡量往往较大。甚至同一养户的相邻塘口,因底质不同,塘口死亡情况也有很大差异。这很可能是不同的底质条件导致致病菌数目差距而引起的。为验证这一猜想,本实验探究了青鱼塘口死鱼情况与塘口嗜水气单胞菌数目的关系。

实验方法

分别在青鱼已发生大量死亡(死亡量10%以上)的3个塘口、基本未发生死鱼的3个塘口,采集混合水样。使用海大研究院生产的嗜水气单胞菌选择性培养基接菌培养,每个水样接两个平板作为对照,每个平板加水一滴(约30ul)。恒温培养箱内28℃培养24h后,计数细菌数。

图1. 实验一流程展示




实验结果

培养结束后,人工计数各培养基上菌落数目,记录并统计,结果如表1。

表1  各塘口水样嗜水气单胞菌数统计


根据实验1的结果,可知:
(1)发病塘口嗜水气单胞菌数目,显著多于未发病塘口(P<0.01),发病与嗜水气单胞菌数目相关;

(2)杨有林塘口为第二年新开塘,宋荣根为年底清淤晒底塘口;底质良好塘口致病菌数目大大减少。

(3)汤夫根塘口底质也较差,细菌数较多,但其内服、调水等工作做得充分,也未死鱼。


实验二

青鱼塘口嗜水气单胞菌空间垂直分布


实验目的

消毒和改底都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青鱼塘口的嗜水气单胞菌数量。探究青鱼塘口致病菌的垂直分布,可以了解青鱼塘致病菌主要分布是在底质中还是水体中,从而确定哪种方法方法对减少青鱼塘口致病菌数目更有针对性。

实验方法

随机选择3个青鱼塘口,分别采集表层、中层和底层水样,使用海大研究院生产的嗜水气单胞菌选择性培养基接菌培养,每个水样接两个平板作为对照,每个平板加水一滴(约30ul)。恒温培养箱内28℃培养24h后,计数细菌菌落数目。

图3  实验二场景图


实验结果

表2.各塘口上、中、下层水体嗜水气单胞菌数统计


培养结束后,计数各培养基上菌落数目,结果如表2。

图4   实验二嗜水气单胞菌培养结果展示


结果分析

图5. 实验二数据结果分析




实验结果

培养结束后,计数各培养基上菌落数目,结果如表3。

表3.各塘口上、中、下层水体嗜水气单胞菌数统计


结果分析

图7. 实验数据分析


由表中数据可得出,监测期间王老板鱼塘嗜水气单胞菌数目变化趋势为:

图8. 嗜水气单胞菌变化趋势

由表中数据可得出,监测期间倪老板鱼塘嗜水气单胞菌数目变化趋势为:

图9. 改底前后嗜水气单胞菌变化趋势
你的青鱼塘发病率高,或许和塘里面的嗜水气单胞菌有关

你的青鱼塘发病率高,或许和塘里面的嗜水气单胞菌有关


从倪老板塘口数据来看,改底对减少池塘底部致病菌有非常明显的效果;一般改底9天后,致病群又重新恢复到原有的水平。平均每月至少要改底3次。

所以,综合以上两个塘口的数据,表明:改底对减少池塘底部致病菌有非常明显的效果;一般改底之后9-12天,致病群又重新恢复到原有的水平。平均每月至少要改底3次。

小结

发病率高、死亡量大一直是青鱼养殖中的首要痛点问题,极大制约着青鱼养殖效益的提高和青鱼养殖业的发展。而赤皮、烂鳃、肠炎等一系列细菌性疾病,是造成青鱼发病和死亡的第一大杀手。嗜水气单胞菌是其中一种典型的条件致病菌,只有当其个数达到一定的数量级时,才会表现出明显的致病性。从以上几组实验中带给我们养殖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嗜水气单胞菌数目与青鱼是否发病和死亡显著相关,高死亡率塘口嗜水气单胞菌数目显著多于未死鱼塘口。

2、在垂直空间,致病菌主要分布于水体底层,定期改底能有效控制青鱼塘口的致病菌数量。

3、在水平方向,料台和下风口是致病菌分布的主要区域,因此在改底过程中建议对料台和下风口酌情加量。

4、由于池塘持续的投喂,改底具有周期性。青鱼塘9-12天致病菌会再次反弹,因此每月改底至少需要3次。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辽ICP备11016505号-2 | 辽公网安备:21120202000005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