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塘损蟹无药可救?你有分析过真正的原因么?

   liaoxiong520   养蟹者说 作者:饶小坤、老潘 中国水产养殖网    2017-08-19 11:40:00
【导读】引言:近期接到很多电话,也去过很多朋友塘口,有一部分塘口出现损蟹的情况,数量少的一天十几二十个,多的,一天三四百个,还有一个月左右卖蟹,到这个阶段...
引言:

近期接到很多电话,也去过很多朋友塘口,有一部分塘口出现损蟹的情况,数量少的一天十几二十个,多的,一天三四百个,还有一个月左右卖蟹,到这个阶段出现大批量损蟹确实非常可惜!很多的养蟹朋友看到塘口发病就慌了,结果出现下面这些情况:

听说这家店里有个专治损蟹的神药——买!
 
看到那家店里有个专治偷死的神药——买!
 
看到某专家教授说哪个哪个药有用——买!

恨不得一天之内把所有的药都用一遍,这种情况完全能够理解,但是还是希望越是出现塘口问题,我们越应该保持理性与冷静!不要病急乱投医,避免到最后,损螃蟹并没有任何减少,反而数量却还在增多,用药品成本也上去了!有些药用的不恰当反而延误病情治疗!
 
塘口出现任何损蟹情况,不要过于着急,更需要冷静,需要分析找出可能引起损蟹的原因,再对症下药!

针对目前塘口所出现的损蟹情况,在这里对近期损蟹塘口进行一个死亡原因分析总结,可能出现的情况有以下几种类型:
 
1、肝脏,肠胃感染。
长期喂饲料,玉米,突然改变投喂习惯,猛增鱼料,投喂过量,造成肝肠功能、紊乱,出现现慢性炎症,损蟹。
 
建议治疗办法:内服盐酸土霉素拌料一周以上。用石灰水或二溴海因消毒。
 
2、大闸蟹鳃水肿。慢吃料。上边。有损蟹,塘口蓝藻过多,PH高位不稳。塘口中下层光合作用不足,底层氧耗过大。
 
建议:先处理控制蓝藻,然后再调清水体,用生物底改,改善底栖环境。
 
3、弧菌支原体病毒感染。
外源性感染,虾蟹混养形成的共生性细菌交叉感染。
建议控制:用碘剂外部消毒后,连续用抗生素及蛭弧菌冻干粉。


4、慢缺氧形成的偷死!
草,藻,浮游生物,底层腐殖层耗氧过多,形成习惯性底层氧不足。
建议:套底层水,化学底改,控杀浮游生物
 
5、大闸蟹,各种维生素缺乏症引发的营养吸收问题。
长期投喂人工合成劣质饲料,营养来源不足,维生素,矿物质营养盐缺位。
建议:补螺丝,用鱼料,补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营养盐。


6、寄生虫引发的感染。
水体长期缺乏流动,静止分层。滋生各种寄生虫,比如:纤毛虫等。
建议用七水硫酸锌防治。
 
7、蓝藻老化释放藻毒素中毒
塘口长期蓝藻不调控,蓝藻自然老化所释放的毒素引发的慢性中毒。
 
建议:彻底控制蓝藻,培养光合细菌及枯草芽孢杆菌复合菌。


8、农残及化学底改中毒
外源水带入农残及长期频繁使用劣质化学底改。
建议:用食用白醋,浆豆浆中和农残碱基,硫代硫酸钠对底层土壤中和置换解毒,务必停止劣质化学底改的使用。

结语:
养蟹不易,自从我们选择从事养蟹行业就意味着同时需要承担养殖风险,外河水质较差,气候异常,对养殖来讲挑战也就越来越大,到了这个阶段,很多老一辈的人已经感觉不会养螃蟹了,当出现这种情况,意味着一边是养殖风险在加大,另外一边就是行业新机会在增多!




-END-

作者 :饶小坤、老潘
文本编辑:饶小坤
公众账号:养蟹者说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辽ICP备11016505号-2 | 辽公网安备:21120202000005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