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饲养管理> 仔猪饲养> 正文

仔猪油皮病防治

网络2014-08-06 10:15:00
【导读】仔猪油皮病即仔猪渗出性皮炎,病原是葡萄球菌。本病多见于5-6日龄哺乳仔猪、育成猪和母猪乳房上。本病可通过各种途径传染,损伤的皮肤黏膜是主要的入侵门户。严重病例死亡率可达60%以上。本病在一些猪群的各窝仔猪中可呈低发病率的散发...
仔猪油皮病即仔猪渗出性皮炎,病原是葡萄球菌。本病多见于5-6日龄哺乳仔猪、育成猪和母猪乳房上。本病可通过各种途径传染,损伤的皮肤黏膜是主要的入侵门户。严重病例死亡率可达60%以上。本病在一些猪群的各窝仔猪中可呈低发病率的散发性发生,也可引起一些猪群各仔猪流行性发作。

一、症状:小猪通常在感染后4-6天发病。开始时,皮肤排出物多,呈红色或铜色。首先在腋部和肋部出现薄的、灰棕色片状渗出物,富含脂质,3-5天扩展到全身。患猪背毛粗乱,可出现口腔溃疡,蹄球部角质脱落。食欲不振和脱水是本病主要特征。发病严重的猪,体重迅速减轻,并在24小时内死亡,通常在3-10天内死亡。病猪不呈现瘙痒,发热也不常见。同窝仔猪发病表现严重程度不同。耐过猪生长明显变慢。

二、预防:修齐初生仔猪的牙齿,保证围栏表面光滑,采用干燥、柔软的猪床等能降低发病率。母猪进入产房前先清洗、消毒,然后放进清洁、消过毒的圈舍。对母猪和仔猪的局部损伤及时进行治疗,有助于预防本病发生。

三、治疗:及早治疗效果较好,严重感染则可能不见效。葡萄球菌对新型的青霉素类药物耐药性低,应作为首选药物,其它如庆大霉素也可考虑联用或单用,同时可配合使用维生素B1及维生素C,效果更佳。对仔猪用葡萄糖盐水输液进行全身性治疗,可降低皮肤病变的程度,使之仅发生浅层病变,并促进愈合过程。用发病猪场分离的菌株制成自体菌苗来免疫产前母猪,对仔猪可能有保护作用。

更多有关仔猪油皮

免责申明:本栏目所发资料信息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交流。我们尊重原创作者和单位,支持正版。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点击 提交联系我们,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

联系方式|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辽ICP备11016505号-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