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分体吸虫病

日本分体吸虫病俗称血吸虫病,由分体科(Schistosomatidae)的日本分体吸虫(Schistosoma japanica)寄生于人和家畜及野生动物的门静脉及肠系膜静脉内引起的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 学检查:包括检查粪便虫卵,或将虫卵孵化为毛蚴,剖检病死动物检出成虫,以及检查肝脏、直肠组织中虫卵结节等方法。其中粪便毛蚴孵化法最常用,是血吸虫病诊断的主要手段,实践证明检出率较高,也较可靠。经试验观察表明,粪孵化样品宜在第3、6、9h各观察1次,粪样用量每头应不少于20g。毛蚴往往在距水面3~4cm的范围内活动,多呈与水面平行或斜向作迅速直线运动,灰白色,折光性强,梨形,观察时应光线应足,并衬以黑色背景。注意与草履虫相区别。日本血吸虫虫体线状,雌雄异体,成熟后均为雌雄合抱状态,雌虫居于雄虫的抱雌沟内,雄虫粗短,长12~20mm,灰白色,常向腹面弯曲呈镰刀状,雌虫细长,长15~26mm,灰褐色。虫卵椭圆形,淡黄色,大小70~100mm乘以50~60mm,无卵盖,侧面有小刺,内含毛蚴。

免疫学检查:方法很多。根据准确、简便、快速的要求。目前动物血吸虫病的免疫诊断方法主要用环卵沉淀试验,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作为过筛辅助性诊断。

防治措施

治疗
吡喹酮,40mg/kg体重,一次口服,减虫率为12%,减雌率达93%,这剂量可能还偏低,但在流行病学上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刘跃兴等,1991)。

免疫预防
各国学者都在致力于研制一种有效的血吸虫疫苗,并取得一定的进展。

时间:2011-10-03 16:10:12来源:网络

上一篇:猪蛔虫病的防治方法

下一篇:猪棘球蚴病

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