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支原体肺炎,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猪病...

  • xiaoz 猪价格网
  • 2017-01-13 01:20:00
    【导读】   有些东西我们现在不太重视,并不保证它以后不会影响到我们的 生死存亡 。   按曹海涛的说法, 五年之内不用支原体疫苗,就不用养猪了 。   这是一种怎样的思考?   猪支原体肺炎,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猪病。   ...

      有些东西我们现在不太重视,并不保证它以后不会影响到我们的 生死存亡 。

      按曹海涛的说法, 五年之内不用支原体疫苗,就不用养猪了 。

      这是一种怎样的思考?

      猪支原体肺炎,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猪病。

      熟悉是因为,它众所周知。猪支原体肺炎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又称"猪气喘病"、 气喘病 、 猪地方流行性肺炎 。

      陌生是因为,它作为一种慢性消耗型疾病,猪支原体肺炎因致死率不高,一直未受到国内养猪人的普遍重视。

      然而,该病正日渐成为猪场效益的隐形杀手:对猪只的免疫机制造成破坏,继发感染其他呼吸道疾病,造成猪只日增重减少、饲料转化率降低,从而造成生产成本大幅增加,猪场经济效益低下。是目前造成养猪业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疾病之一,长期以来一直困扰养猪业的发展。

      很多人都知道它,但可能更多的还是停留在对过去的认知里。

      养猪新时代来了,这是一个更注重成本和效益的时代,只关注烈性病显然是落后的。未来的养猪业,需要更大的格局和全局的思维,要关注系统工作,所以,除了烈性病,我们也要关注慢性消耗病,关注影响综合效益的关键点。

      然而,行业的现状却是:一些用过支原体疫苗的猪场反映"猪好养了",但是更多的猪场却仍在忽视猪支原体的防控......

      为何要重新认识?有怎样的新思考?

      该重新认识猪支原体肺炎了!

      养猪信息网:请您谈谈国内外猪支原体肺炎情况如何?他们是如何看待猪支原体免疫的?

      曹海涛:猪支原体肺炎是一个全球都在广泛流行的疫病。但国内外对猪支原体肺炎的防疫情况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国外支原体疫苗的使用率已将接近90%,而国内的支原体疫苗使用率不超过20%。

      养猪信息网: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差异?

      曹海涛:国内外对支原体疫苗认知有差异。导致这种认知差异的存在,应该是支原体疫苗推广的时间点不同造成的。国内支原体疫苗的推广落在一个 错误的时间点。

      养猪信息网:如何理解您所说的 错误的时间点 ?

      曹海涛:就美国市场而言,猪支原体疫苗最早在90年代初推出市场,虽然蓝耳病也在90年代进入流行期,但是美国由于全部农场实施了猪瘟和伪狂犬的净化,这些 类喘气病 对猪支原体疫苗免疫效果评估的影响没有产生很大的干扰。

      而国外支原体苗最早进入国内推广销售在97年左右,正是猪蓝耳病陆续爆发的时间,加上当时中国猪瘟和伪狂犬的流行状况,极大地影响了猪支原体疫苗在国内的推广。

      当然,这并不是说在有蓝耳病存在的情况下,支原体疫苗免疫就无效,只是说在蓝耳病存在的情况下无法看到明显的效果。很多人往往无法认识到这一点,这就造成了对支原体疫苗的错误理解。

      所以说,疫病流行状况不同而致的时间点不同,造成国内外对支原体疫苗的认知存在较大差异。

      养猪信息网: 猪支原体肺炎 和 猪蓝耳病 是什么样的关系?

      曹海涛:根据猪病学中文第九版:

      1.大量研究已表明猪肺炎支原体与其他病原体具有协同感染的作用。在大多数情况下,协同猪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病原体能增加相关疾病的严重性和潜在的持久性。Van Thacker等(1999)证实两种病原体存在的情况下,由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的严重性和持久性明显增加。该项研究发现,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存在导致急性支原体肺炎的发生增多。

      2.然而,猪肺炎支原体疫苗有效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在接种时或接种后不久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感染(Thacker等,2000)。抗猪肺炎支原体疫苗能够降低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肺炎和猪支原体肺炎的严重性;然而,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存在(由感染或弱毒活疫苗的使用引起)能明显降低抗猪支原体肺炎的疫苗的有效性。

      猪支原体肺炎和猪蓝耳病它们之间是互相影响的。针对整个猪场而言,如果做好了支原体疫苗的免疫,就算有蓝耳病,也会减少其他病原的入侵,从而降低混合感染程度。

    更多有关支原体

    免责申明:本栏目所发资料信息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交流。我们尊重原创作者和单位,支持正版。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点击 提交联系我们,立刻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供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投资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

    联系方式|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辽ICP备11016505号-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