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专家纵论:精确规划现代母猪场,以科学管控保证持续均衡生产

wj1990 威猛博士 2018-01-13 12:43:14
【导读】多位专家纵论:精确规划现代母猪场,以科学管控保证持续均衡生产四川农大教授吴德:提高母猪PSY需保证好猪群各阶段营养标准据统计,2010年对中国500头母?..

多位专家纵论:精确规划现代母猪场,以科学管控保证持续均衡生产

四川农大教授吴德:提高母猪PSY需保证好猪群各阶段营养标准

据统计,2010年对中国500头母猪规模化养猪场的PSY调查结果?8,?011年丹麦和美国的母猪PSY分别达到?0?4,相比之下,中国目前母猪PSY还有非常大的上升空间、/p>

后备母猪营养关键技?/strong>

在后备母猪阶段影响PSY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初情启动;二、三情期发情率;卵巢和子宫健康、卵母细胞质量和配种率。对此,通过在日粮中添加淀粉、脂肪,对比发现,以脂肪为主供能提前初情期日龄,以淀粉为主供能促进卵泡发育和成熟。而通过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淀粉、脂肪、纤维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在等能力摄入的情况下,纤维更有利于初情启动、/p>

妊娠母猪营养关键技?/strong>

妊娠母猪阶段影响PSY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有效的产仔率;仔猪初生重低;难产、产程长和便秘等情况。有效产仔数的提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加强饲养管理,在妊?5~35天,中等营养水平与高或低营养水平组相比显著提高胚胎存活率;提高日粮能量水平,增加大约克胎猪重量整齐度,能量水平对梅山胎猪重量分布无显著影响;此外,通过不同营养水平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中营养水平的健仔数和初生窝重较其他组高,仔猪初生重随妊娠饲粮营养水平的升高而增大;还需要注意的是,膳食纤维复合物有增加活产仔数和初生体重大?00克仔猪的趋势,同时也呈现出增加泌乳期背膘损失的趋势、/p>

泌乳母猪营养关键技?/strong>

泌乳母猪阶段影响母猪PSY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主要包括:产后无乳或奶少,拒绝哺乳;断奶窝重小,仔猪均匀度差;夏季采食量低,产奶量下降;断奶后母猪不发情,屡配不孕。采食量是影响泌乳母猪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低蛋白日粮可以使断奶仔猪窝增重增加3~4千克,泌乳量增加15~20千克,母猪氨排泄降低6%~11%。饲料添?.1%赖氨酸显著提高母猪产奶量,改善仔猪生产性能,且降低母猪背膘损失;泌乳母猪日粮添加液体蛋氨酸显著提高哺乳仔猪生产性能。添加适宜水平的膨化大豆可改善母猪采食量,增加母猪乳脂肪和乳蛋白含量、/p>

背膘管理关键技?/strong>

在背膘管理方面需要注意,提高初产母猪分娩背膘有增加产仔数的趋势,初产母猪配种背膘厚度对后代生长性能有重要影响。背膘厚度过低或过高均会显著影响母猪产程和死胎数。一般分娩背膘越厚,母猪泌乳期采食量越低。通过对其丹系和美系研究发现:丹系母猪背膘厚度低于新美系母猪(长大),随胎次增加丹系母猪妊娠期维持需要高于美系母猪,丹系母猪妊娠能量需要高于美系母?0.1~0.2兆卡/天(Mcal/d)(2胎以上);丹系母猪妊娠后期赖氨酸需要量高于美系?1.0?天(g/d)(1胎以上)、/p>

总结来讲,提高母猪PSY的关键技术点,即是保证后备母猪、妊娠母猪、泌乳母猪营养及背膘管理等各生长阶段的需求标准达标,以科学且针对性的饲养管理不断提升猪群的生产性能、/p>

新希望首席科学家闫之春:精准规划后备母猪是提高母猪群生产效率的保際/strong>

随着养猪业的设施、流程和管理越来越现代化,人们更加关注于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最大程度地获取养殖效益。后备猪是生产效率的重要源头所在,后备猪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繁殖猪群后续的产能。在此基础之上,我们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养殖场效益和生产周转:母猪的淘汰和更新是生物原因和经济原因共同决定的,这是科学决策的过程,提高母猪群生产效率就必须淘汰相应的低效率母猪、/p>

二是现代化母猪管理的必要性:新式现代化母猪场要最大化使用分娩设施,确保全进全出和足够的洗消控干时间,以足够的后备母猪补充淘汰母猪达成配种目标,这是满负荷均衡生产的必要条件和要求、/p>

三是我国养殖管理现状:其运营过程还相对粗乱,没有合理进行规划,尤其是目前大多数规模化猪场的后备规划处于懵懂状态,未形成系统、/p>

猪群淘汰更新规划应注意的问题

淘汰与更新应考虑多种因素,这包括:后备猪价格、产仔性能、培育成本、仔猪价格、淘汰母猪价格等等,在这当中,繁殖障碍与产仔效率低是造成母猪淘汰的主要因素。根据对多个公司的数据统计,以下分析给淘汰更新后备母猪提供了参考、/p>

后备更新:据对美?0家母猪场?0万头淘汰母猪分析,近1/3配种后备母猪不能生产3胎以上?胎是重要指标,母猪生产胎次不?胎便被动淘汰,这也造成固定资产损失,甚至不够培育成本、/p>

最佳胎次分布:能够持续、均衡生产的母猪群的唯一分布形式,也是最佳的胎次分布是三角形。现代母猪群,后备进群后的满负荷使用时间?胎,?000天左右。需要尽量把母猪养到被动淘汰,经济上才合算,为了遗传进展主动淘汰过多是不合算的、/p>

猪场补充后备母猪规划实际操作方式

建立清晰的目标。通过调查母猪群现状如当前胎次头数、产仔效果、各胎次历史淘汰率等信息,确定本场最佳在群后备头数和比例,确定年引种头数、批次频率、隔离、驯化、免疫、营养和饲养方案,并及时进行诱情、效果跟踪、业主沟通等。把握正确数量的合格后备。确定后备母猪引进头数的规划,需要将其精确到周龄,可以通过建立精准的EXCEL模型进行分析。检到初情时,细致观察后备母猪的三类健康目标:观察无发烧、肢体病,乳头合格以及流鼻涕、腹泻、腹式呼吸等情况;采血检测,伪狂犬野毒阴性,蓝耳病抗原阴性,无传染性胸膜肺炎(APP)、猪丹毒等疾病;体重目标,首配时达到130~140千克,小?45千克,要注意生长太快的也并非是优质的后备母猪,背膘配种时达到19?8~22)毫米。此外,还需要注意隔离检疫目标的实现,不带入本场没有的病原体,其外貌体况符合要求。培?驯化-初情期诱导目标在于及时培育出足够数量、体重达标的后备母猪。初?饲养目标是确保配种分娩率,要注意给予猪群相应的营养和饲料、/p>

猪群进场到初配的饲养管理

注意隔离舍设置。欧洲一处母猪场,隔离舍与培育舍分开,在隔离?次检测没有问题才能转到培育舍,值得我国参考。注意隔离检疫和驯化。国外疫病少,疫苗驯化少,在中国后备母猪疫苗免疫至少要关注乙脑、细小病毒、猪瘟再免、伪狂犬再免、口蹄疫再免、圆环病毒病再免和回肠炎等相关疫病因素对猪群的侵扰。多数猪场在实际运作时,往往还包括蓝耳病病原接触或免疫,肺炎支原体再免,驱虫,抗生素处理等等。总之,从后备猪一进场开始,几乎每周都要进行各种不同的疫苗免疫、/p>

药物保健措施上,所有免疫和兽医处理均须?4~26周龄开始诱情时结束,同时只有经过肢体、乳头、外阴、外貌等诸指标选择结束的后备猪才开始进入诱情。此时的体重通常已到100~110千克,这一步的体貌淘汰率有时可以达?0%~20%,选择至少7对有效乳头这一点非常重要,新品系至少要保证?对以上、/p>

注意初情期诱导。一个后备母猪批次,通常从最大周龄组?3~24周龄即开始分组去接触公猪进行诱情,连?周诱情,至最小周龄组的培育结束时,平均通常?8周龄左右,由此也确定了后备母猪培育舍规模建筑的设计参数指标。实践证明,环境良好、地面面积和饲料合理、诱情公猪足够的后备母猪培育舍,每批后备母猪可见到初情期的比例并不低?5%是可预期目标?0千克体重之后,后备母猪培育区的地面面积,至少?.2平方?头。观察国内某些猪场全面稳定实现“PSY30+”生产线的胎次特征,体现在:正确建群后,满负荷稳定生产,有了既定的后备母猪补充方案后,各胎次进入完美的状态(1~4胎)。胎次分布类似公司财务的资产负债平衡表,是母猪群一个时间点的状态,有计划稳定生产是实现“PSY30+”不可或缺的根本保证措施之一、/p>

总结来讲,除死亡外伤和疾病原因之外,有规划、有步骤的淘汰繁殖效率低的母猪是提高母猪群生产效率的必要途径。精确规划的现代母猪场,要求随时有足够数量的合格发情后备猪在群,才能保证可持续均衡生产。就目前的状况而言,大多数母猪群对后备规划还不够精准。根据历史数据测算,可以准确规划好每年需引进的后备母猪头数、引种频率,通常??8周;连续生产之后,每个配种批次中约有20%~25%的后备母猪。由于我国需要预防的病原较多,留选后备时,尤其需要注意留出足够的隔离、驯化时间。病料或疫苗驯化免疫计划,最早可能要?5千克开始。诱情开始之前所有疫苗驯化均应结束,需提前做好免疫工作。(文章根据第六届李曼中国养猪大会作者讲课内容整理)

多位专家纵论:精确规划现代母猪场,以科学管控保证持续均衡生产

多位专家纵论:精确规划现代母猪场,以科学管控保证持续均衡生产

多位专家纵论:精确规划现代母猪场,以科学管控保证持续均衡生产

多位专家纵论:精确规划现代母猪场,以科学管控保证持续均衡生产

多位专家纵论:精确规划现代母猪场,以科学管控保证持续均衡生产

多位专家纵论:精确规划现代母猪场,以科学管控保证持续均衡生产

多位专家纵论:精确规划现代母猪场,以科学管控保证持续均衡生产

多位专家纵论:精确规划现代母猪场,以科学管控保证持续均衡生产

更多有关ĸ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