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的小知识 了解一

y198723 生禽的预防与治疗 2019-11-07 09:30:38
【导读】鸡的产蛋异常主要表现为蛋壳厚度,蛋白、蛋黄颜色、形状的异常和产蛋率的异常,现分述如下。  (一)蛋壳异常  主要表现为蛋壳颜色改变(以变浅为主)...

鸡的产蛋异常主要表现为蛋壳厚度,蛋白、蛋黄颜色、形状的异常和产蛋率的异常,现分述如下。  (一)蛋壳异常  主要表现为蛋壳颜色改变(以变浅为主),蛋壳的厚度改变(主要以变厚、钢皮、变薄、沙皮为主),蛋壳变厚与遗传有关,对商品蛋无影响,但不能作种蛋,否则影响孵化率   1.蛋壳变薄的原因及防治  ?)日粮中Ca含量不足。Ca对形成蛋壳极为重要,饲喂低钙日粮??%~2%)两天内蛋壳质量就要下降,所以产蛋鸡日粮中应适当增加Ca含量,当产蛋率大?0%时,鸡日粮中的含Ca量为3?%左右;产蛋率?0%~80%时需Ca量为3%,过多过少都影响蛋壳质量 添加方法及时间:当鸡群中见“第一枚蛋”时或开花前2周(?8周龄),为照顾已开产母鸡,在饲粮中加一些贝壳粉,让开产鸡自由采食用直至鸡群产蛋率?%时再改换为产蛋饲粮。  ?)维生素D3含量不足。维生素D3是钙吸收的辅助因子和促进因子。维生素D3缺乏时蛋壳质量和产蛋量均受影响,并可导致蛋畸形 有试验证明:饲料中加?500I。U?kg饲料效果好。  ?)饲料中钙、磷比例失调。一般动物钙、磷正常水平保持???~2?,而产蛋鸡的比例为5??,比例不当,不但蛋壳质量下降,还会发生佝偻病和软骨病。  ?)鸡舍温度过高 气温升高,鸡的采食量减少,肠道对Ca吸收率低,高温使鸡呼吸回快排出CO2增多,使血液中HCO3浓度下降,蛋壳变薄,所以夏季应注意降温。除通风外,还可采取其它防暑降温措施,如屋顶刷白、喷水,舍内采用喷雾降温或安装电风扇均有效果,但最好采用蒸发降温湿帘系统,在各养鸡场用得较多,效果也较好   ?)鸡发生呼吸性氨中毒。主要是在冬季有些养鸡场(户)为了防寒保暖,不注意通风换气,使舍内有害气体达到很高浓度,特别是Nih和IhS。实践证明:长期通风不良对产蛋鸡造成的不利影响往往超过低温的影响,因为鸡对Nih特别敏感,蛋鸡如如在50ppm的NH3环境中饲养两个月,产蛋率将下?%,在100ppm的环境中饲养10周,产蛋率可由原来的90%降到68%,即使脱离NH3环境饲养,也需12周才能恢复生产   降低鸡舍中Nih、IhS的措施:及时清除粪便。粪是NH3、H2S的主要来源、清除的目的是使其得不到在舍内分解的机会,防湿保温的目的是为了减少NH3在水中溶解。加强通风换气,可及时将舍内有害气体排出。勤换垫料和喷洒药物可以吸收大部分有害气体 喷洒药物:笼养舍内可?%过氧乙酸稀释到0?%每M3?0ml,每?次,不管笼养还是平养均在舍内撒过磷酸钙,每M3??kg,可有效降低有害气候。  ?)产蛋时间的差异:一般来讲,上午产的蛋壳薄,下午产的蛋壳厚。实践中可在夜间补充一次粒钙,直径2mm~3mm   ?)维生素A缺乏:蛋鸡维生素A缺乏使蛋明显变小,蛋壳粗糙变薄无光泽,蛋黄只有正常大小的一半,产蛋率从60%下降?0%。  ?)疾病因素:鸡的新城疫、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减蛋综合症等不同、均可不同程度地使鸡产薄壳蛋 防制方法将在鸡产蛋下降原因中具体论述。  2.蛋壳着色异常原因及防治  ?)色斑蛋 即在蛋壳上有色斑,主要是由于环境温度高或遗传因素引起,可适当降低舍温。色斑蛋不能作种蛋。  ?)白壳蛋 除薄壳蛋原因外还有球虫药中毒和磺胺类药物中毒和一些疾病原因   防治方法:除薄壳蛋防治方法外,防球虫病时对产蛋鸡尽量不用含氯的抗球虫药和磺胺类药物。  3.蛋壳形状异常  正常鸡蛋为一头大一头小,近拟椭圆形。常见的形状异常有圆形、茄形、开窗蛋(鸡蛋锐端壳特薄而且透明),主要原因是疾病和应激因素   双壳鸡蛋产生原因是鸡蛋形成后鸡突然受惊吓或在外力作用下,使输卵管逆蠕动,把已形成的蛋推向输卵管上部复又下行,再包上蛋白和蛋壳。  防治方法:减少疾病和应激,抓鸡时动物要轻。  (二)蛋清异常表现、原因及防治  1.异常表现及原因 蛋白稀,主要由于鸡新城疫、传染性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磺胺类药物中毒、老年鸡或鸡蛋贮存时间过长引起的 蛋白变色,主要变红色或粉红色。原因是饲料中棉籽饼含量过大或水中Fe2+含量过高;蛋白内有异物,主要是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输卵管上皮脱落,光照不当和声音异常;蛋白有异味是由于饲喂了劣质鱼粉或使用了含分氯的抗球虫药。蛋白内有气泡是因为运输蛋时尖端朝上而导致鸡蛋剧烈振荡而形成的   2.防治饲料中营养要均衡、全面,特别是矿物质、维生素,饲料中棉籽饼含量不超过3%,不饲喂劣质鱼粉,并且蛋的贮存时间以不超过一个月为宜。  (三)黄异常原因、表现及防治  1.蛋黄异常表现及原因:无黄蛋主要是输卵管有炎症或突然受惊 蛋黄内有异味是因为鸡舍内NH3浓度过高;蛋黄颜色橙红色在于添加过量色素,绿色与饲料中叶酸含量过高有关,过浅可能是由于片面提高饲料中钙含量或某些疾病造成的。  2.蛋黄增色方法:降低饲料中白玉米用量,维生素A和Ca含量适当降低;在日粮中加0 3%红辣椒或饲喂胡萝卜;饲料中加2%~5%以上的桔子皮等。  (四)产蛋率异常  1.产蛋异 鸡群产蛋有一定的规律性,反映在整个产蛋期内的产蛋率变化有一定的模式,即鸡群开产后最?周~6周内产蛋率迅速上升至高峰后则平衡地下降,到产蛋末期形成一条“产蛋曲线”,其特点是曲线向高峰过渡是陡然上升的,习惯把产蛋率?0%以上持续?~4月时期称“产蛋高峰期”,它持续时间的长短,不但直接反映鸡群产蛋能力的大小,同时也影响着产蛋高峰过后产蛋曲线下降程度,产蛋率异常的主要表现是产蛋高峰上不去,产蛋率突然下降和产蛋率缓慢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疾病方面:引起产蛋下降的有关传染病很多,常见的有: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产蛋下降综合症、禽流感等 新需疫的强毒感染时,鸡群产蛋率可?0%~90%降到20%~40%,传染性气管炎可使产蛋率减少一半,若是雏鸡或育成鸡感染,可使输卵管发生永久性萎缩、变细变短,长大后一般不能产蛋称“假母鸡”,禽流感最严重时产蛋率可从90%降到0,甚至使整个鸡场毁灭   ?)营养方法:长期使用末经脱毒的棉籽饼和发霉变质的饲料,或没有及时更换饲料,或饲料中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添加剂伪劣所导致的鸡群产蛋量下降已屡见不鲜。  ?)环境方面:如突然停止光照、缩短光照时间、减少光照强度、通风不良、温度过高、遭受寒流等都可使鸡群产蛋量突然下降   ?)饲养管理方法:饲养管理人员不负责任,后备鸡培育不良,鸡群整齐度差,饲养人员或作业程序发生变动,疫苗接种等都可使产蛋率异常。  ?)蛋鸡休产日同期化:在产蛋处于相对平稳的时期或状态下,如果休产的鸡在某一天突然增多,就出现产蛋量突然下降的现象,这是外界因素造成的,也不是鸡群健康状况或产蛋强度的变化,只不过是休产日同期化的鸡数暂时增多而形成产蛋率下降现象,因此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恢复到原来的产蛋水平   ?)其它方法:产蛋期滥用药物也可使产蛋率异常。  2.防治方法  ?)严格免疫制 按鸡群的免疫程序做好疾病的预防免疫工作,开产前的各种免疫是保证获得较好产蛋率及维持较好产蛋高峰的必要措施,根据不同蛋鸡品种、鸡只的具体情况在不同日龄进行免疫接种,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制定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另外产蛋鸡进入产蛋期后,其营养多用于产蛋和增加体重,这期间尽量不要进行免疫和驱虫,以免影响产蛋率   ?)营 避免饲喂劣质饲料,棉籽饼要脱毒,且不宜超过饲料量?%。蛋鸡进入产蛋期后应给予较高能量,提高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加?9%,提高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这期间绝对不能限饲,应尽量满足高产需要,让鸡充分采食优质饲料,增加喂料次数   ?)环境控 光照制度:产蛋期光照原则上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光照时间的延长应根据18?0周龄时抽测的体重而定,若鸡群达到标准体重,则?8?0周龄每周延长光照1小时直至增至14?6小时,如达不到标准体重可将延长光照时间往后推迟一周 温、湿度管理:首先要有良好的鸡舍,温度的调整前已论述,相对湿度?0%~70%。  ?)饲养管 可以通过定期教育、制度约束、承包等形式来调动饲料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并且要有固定的工作人员和工作程度,不能随意改变,以减少应激。  ?)其 鸡开产后没有明显的疾病一般不要用药,(只有当群体中出现病态或受某种疾病威胁时不得已才用药),但也要特别慎重,如果用药不当,会人为造成不可恢复的产蛋量下降,影响经济效益 有些药在产蛋期必须禁用,如磺胺类及磺胺增效剂、氨茶碱、呋喃类药物、丙酸睾丸素、金霉素等。  此外,在育成鸡上笼上后,定期或不定期剔除不符合生产要求的劣质鸡和病鸡,可减少疾病传播,并提高鸡场的经济效益、/p>

蛋鸡的小知识 了解一? src=

蛋鸡的小知识 了解一上/p>

蛋鸡的小知识 了解一? src=

蛋鸡的小知识 了解一上/p>

蛋鸡的小知识 了解一? src=

蛋鸡的小知识 了解一上/p>

蛋鸡的小知识 了解一? src=

蛋鸡的小知识 了解一上/p>

更多有关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 点击这里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

联系方式|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辽ICP?1016505?2| 辽公网安夆21120202000005叶/a>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