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清原大苏河乡长沙村:种上西洋参穷日子熬出了头

c1519624911 新农 2017-06-13 14:07:00
【导读】  6?日,记者在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大苏河乡长沙村采访时看到,田地里、山坡上,满是一排排连片的黑色小拱棚?8岁的宫相才正在自家参园里除草、浇?..

  6?日,记者在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大苏河乡长沙村采访时看到,田地里、山坡上,满是一排排连片的黑色小拱棚?8岁的宫相才正在自家参园里除草、浇水,看着满眼绿色、长势极好的参株,他的脸上乐开了花、/P>

  “眼下,正是西洋参出苗的季节,得经常除草,还要给参苗遮风遮阳,好让小参苗健康成长。”宫相才告诉记者,这片参园?.5公顷,村里像这样成片的西洋参园还有很多,规模已发展到100公顷、/P>

  “发展西洋参产业,咱甩掉了‘穷帽子’,致富路越走越宽。”宫相才说,早年因在家照顾患病的父母,不能外出打工,全家就靠种玉米维持生计,生活十分困难?014年,在乡扶贫办和村里的帮助下,宫相才加入了红河谷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租?.25公顷坡地,当起了参农。当年,卖参苗、参籽就赚了?万元、/P>

  尝到了种参的甜头,宫相才接连几年扩大种植面积,现在一共种?.5公顷有机西洋参。“没钱,政府送来扶贫资金,还帮着咱贷款;没技术,合作社请来专家手把手地教,种上西洋参,穷日子终于熬出头了。”宫相才为记者算了笔账,西洋?年长成,前三年卖参籽、参苗平均每年能?.5万元。今年秋天,4年前种的0.25公顷西洋参就可以出售了,按照现在的市场行情,纯收入能达到4万元。宫相才因为种植有机西洋参,去年实现了脱贫、/P>

  5年前,由于缺少致富产业,加上种植品种单一,长沙村人均收入只有2000元出头,是远近闻名的省级贫困村、/P>

  在推进脱贫攻坚过程中,针对该村缺乏产业的“致贫病灶”,大苏河乡将精准扶贫户全部纳入到产业发展中来,确定了精准脱贫项目——有机西洋参产业,并以“合作社+农户”“产业大?农户”等方式,让贫困户黏在产业链上,实现效益到户、/P>

  大苏河乡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红河谷合作社发展,同时协调解决了土地、水、电等问题。合作社实行统一租地、采购生产资料,并建立了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链条,统一对生产的西洋参进行产品加工和包装,生产西洋参切片、即食食品、礼盒等不同产品,产品热销全国各地,年销售收入达160万元、/P>

  在长沙村村委会墙上张贴的精准扶贫一览表上,记录了全?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致贫原因、脱贫措施、帮扶人、脱贫年度等信息。村党支部书记杨国江介绍,村里人均收入已达到1.1万元,全村已?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发展西洋参产业脱贫,到今年底,将实现全部脱贫、/P>

  截至去年末,长沙村实现了省级贫困村脱贫销号。为保障稳定脱贫,今年村里整合了13.4公顷土地,成立家庭农场,种植有机小杂粮,贫困户不仅可在农场打工,还可以土地入股,年底按股份分红、/P>

更多有关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

联系方式|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辽ICP?1016505?2| 辽公网安夆21120202000005叶/a>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