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罗非鱼细菌性败血症的原因是什么?

dingjing8327 吉山花瑶 2019-08-17 20:36:33
【导读】引起罗非鱼细菌性败血症的原因是什么?细菌性败血症是一种罗非鱼细菌感染常见疾病,也是导致鱼类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主要致病菌类型为嗜水气单胞菌。该?..

引起罗非鱼细菌性败血症的原因是什么?

细菌性败血症是一种罗非鱼细菌感染常见疾病,也是导致鱼类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主要致病菌类型为嗜水气单胞菌。该种类型细菌具有较高的溶血性,且会出现细胞毒性、肠毒素和外毒素。疾病常见特征为罗非鱼肛门红肿、鳍基出血及体表出血等。罗非鱼细菌性败血症具有死亡率高、发病突然等特征,是为害鱼类健康最严重、经济损失最大、流行时间最长、流行范围最广、影响面积最大以及种类最多的传染病类型、/p>

1 疾病发生的原囟/p>

1.1 鱼体抗病力差

天气变化、高温季节等自然环境的改变,投喂霉变饲料、营养供给不良,频繁施药或是过量用药,养殖水体的大量换水与加水,以上原因都会降低罗非鱼的抗病能力,强化应激反应。一旦水中出现致病菌,则会最终诱发罗非鱼细菌性败血症问 、/p>

1.2 水质恶化

池塘养殖过程中会因为施肥或是投饵过量而降低养殖水体的营养成分含量。高温季节养殖过程中,如果大量施肥或是投放鱼饵,则会降低水体的溶氧能力,增加亚硝酸盐、氨氮等有害物质,影响水体的正常循环,最终诱发细菌感染、/p>

1.3 发病季节

每年??1月是罗非鱼细菌性败血症发生率较高的季节,其中5?月为发病高峰期,10月后疫情会有所改善,发病率最高的水温?5?2 、/p>

2 疾病诊断

2.1 初步诊断

罗非鱼细菌性败血症的主要特征表现为鱼群大量聚集在池塘出水口缓缓游动、食欲不振、鱼体色发黑等。其中,眼眶、背部、鳃盖、腹鳍和胸鳍等部位均会出现上述症状。鱼体发病后,可见肛门红肿和体表粘液增多等特征。镜检证实病鱼体表黏液、鳃等患病部位无寄生虫,鱼体解剖可见腹腔内出现大量腹水,鳃盖内缘出血,且肠腔、肠道内无食物。病鱼肝脏可见暗红色或是土黄色,部分病鱼腹部或是肝脏部位可见病灶出血症状。养殖水体理化指标检测结果证实:pH值为7.4、亚硝酸盐偏高、氨氮偏高、水?6.8 、/p>

2.2 实验室分离、纯化与鉴定

使用70%浓度的酒精消毒病鱼胸腹部,随后使用无菌蒸馏水进行3次洗涤;由肛门处打开一个切口,从腹部左侧和右侧分别向上剪去胸腹壁,保证鱼体内的脏器充分暴露;再使用70%浓度的酒精消毒鱼体脏器,使用无菌水进行彻底冲洗;通过灼烧后冷却的接种环,由肝、脾和肾等部位分别蘸取组织,再分别接种至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将培养基置于生化培养箱内,以30 ℃的温度进行24 h培养。结果证实,鱼体肝、脾、肾等部位均出现菌落,且菌落特征表现为淡黄色或无色的圆整、光滑以及微凸形态,且伴有芳香的气味。使用湿润、圆形以及中等大小的单个菌落,分别进??次分离培养。纯化处理后的菌株置?0%的甘油中,并?70 ℃冰箱中保存,待后续鉴定。菌落大小因培养时间温度而异,直径过大的菌落不会产生色素 、/p>

通过梅里埃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实施病原菌鉴定。结果证实,嗜水气单胞菌是最主要的病原菌类型,其pH值为6?1?.27为最适宜的pH值环境。嗜水气单胞菌适应的水温范围在14?0 ℃,最适宜的温度是28?0 ℃,因而夏秋季节的嗜水气单胞菌繁殖率最高,通常?5?0 min为一个繁殖周期。嗜水气单胞菌属于一种条件致病菌,通常可在养殖环境中广泛分布。若鱼体的养殖环境理化条件改变或是生理状态改变,则会诱发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类疾病。嗜水气单胞菌能够产生较强的外毒素作用,进入鱼体后会在肠道内增殖,并由门动脉进入肾脏、肝脏等组织,最终诱发血液系统疾病或是肝脏、肾脏等器官疾病 、/p>

3 细菌培养

通过平板稀释培养法进行嗜水气单胞菌筛选培养,选择适当颜色、透明度、光泽、表面结构、边缘形状、形状和大小的微生物菌落,挑选后编号。将所选菌落置于PDA培养基上,并?8 ℃条件下培养4天。以嗜水气单胞菌HCLF-2为指示菌,通过抑菌圈法进行嗜水气单胞菌抑菌菌株的培养和保存。从拮抗菌株的培养特征来看,它具有最强的拮抗性,在蔗糖察氏、燕麦、无机淀粉、马铃薯以及葡萄糖酵母膏培养基中接种,并保存?8 ℃环境下进行3? d培养。从结构可知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形态、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及色素。使用纤维素水解、明胶液化、碳源利用、淀粉水解和H 2 S产生等试验进行生理生化特征的鉴定。将菌株LFJK-11接种在LB培养基中,连续连?2?8 h的震荡培养,提取基因组DNA,并以DNA组为模板,对16SrDNA基因扩增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处理,结构可?6SrDNA。其中,引物序列?7F:5?AGAGTTTGATCCTGGCTCAG-3’;1492R:5?GGTTACCTTGTTACGACTT-3’。用1%琼脂糖凝胶进行电泳分离,用DNA胶回收试剂盒纯化,然后直接寄至上海生工测序部进行测序。将测序结果在NCBI上进行比对分析,筛选出9株菌?6SrDNA的全序列,使用ClustalW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p>

拮抗检测筛选可?株对嗜水气单胞菌HCLF-2具有一定拮抗作用的菌株,编号为LFJK-11,抑菌圈直径?5.6 mm 。LFJK-11菌株的拮抗作用对于大肠杆菌、黑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苏云金杆菌的效果均较为理想,且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而对黑霉菌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差。发酵液稀?0?0倍,它的拮抗作用仍然较为显著,说明该菌株的发酵性能良好 。通过划线法分别在菌株上接种蔗糖察氏、燕麦、无机淀粉、马铃薯和葡萄糖酵母膏,并在28 ℃环境下连续培养7天。结果证实,葡萄糖酵母膏培养基上的菌株生长最好,生长速度较快,菌落较大,边缘呈放线状向外扩散,表面干燥有突起,孢子呈圆形,具有土腥味、/p>

4 防控措施

4.1 预防措施

1)彻底清洗和消毒鱼塘。将鱼塘内的淤泥彻底清除,是预防罗非鱼细菌性败血症的最有效措施。具体地,可在冬季彻底清理鱼塘后,喷洒漂白粉或是生石灰进行消毒,调节水体环境?)水体消毒。在鱼塘内喷洒生石灰,剂量为20?0 g·m -3 ,以改善水质环境,调节水体的含氨氮量 ?)内服预防。高温季节在?00 kg饲料中加?0 g维生素E?0 g稳定性维生素C,以增强罗非鱼的抗病能力?)日常饲养。养殖户应掌握科学养殖的措施,避免投喂变质的饲料,保证鱼体自身的抗病能力?)注射疫苗。鱼种养殖前可浸泡或注射嗜水气单胞菌疫苗,并保证用法正确 、/p>

4.2 治疗措施

1 6 . 6 % ?.20?.29 g·m -3 。若病情较为严重,可?天使?次,也可连续3? d投喂0.10?.15 g·kg -1 鱼的氟苯尼考粉,若病情严重可延长用药周期?)全面泼?0?00 mg·m -3 的苯扎溴铵,连续使用2次,也可内服0.1 g·kg -1 鱼的磺胺 、/p>

引起罗非鱼细菌性败血症的原因是什么?

引起罗非鱼细菌性败血症的原因是什么?

更多有关Ѫ֢

  • 兽药知识 | 细菌败血症、呼吸系统感染的兽药用药方案

    引起罗非鱼细菌性败血症的原因是什么?细菌性败血症是一种罗非鱼细菌感染常见疾病,也是导致鱼类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主要致病菌类型为嗜水气单胞菌。该种类型细菌具有较高的溶血性,且会出现细胞毒性、肠毒素和外
    2019-09-04 05:30:10
  • 母牛产后败血症的病因、表现与防治分析

    引起罗非鱼细菌性败血症的原因是什么?细菌性败血症是一种罗非鱼细菌感染常见疾病,也是导致鱼类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主要致病菌类型为嗜水气单胞菌。该种类型细菌具有较高的溶血性,且会出现细胞毒性、肠毒素和外
    2019-08-28 10:29:29
  • 母牛产后败血症的病因分析

    引起罗非鱼细菌性败血症的原因是什么?细菌性败血症是一种罗非鱼细菌感染常见疾病,也是导致鱼类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主要致病菌类型为嗜水气单胞菌。该种类型细菌具有较高的溶血性,且会出现细胞毒性、肠毒素和外
    2019-08-22 05:27:26
  • 引起罗非鱼细菌性败血症的原因是什么?

    引起罗非鱼细菌性败血症的原因是什么?细菌性败血症是一种罗非鱼细菌感染常见疾病,也是导致鱼类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主要致病菌类型为嗜水气单胞菌。该种类型细菌具有较高的溶血性,且会出现细胞毒性、肠毒素和外
    2019-08-17 08:36:33
  • 猪的几种败血症疾病比?猪败血症的临床表现

    引起罗非鱼细菌性败血症的原因是什么?细菌性败血症是一种罗非鱼细菌感染常见疾病,也是导致鱼类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主要致病菌类型为嗜水气单胞菌。该种类型细菌具有较高的溶血性,且会出现细胞毒性、肠毒素和外
    2019-08-07 11:43:29
  • 猪败血症的发病原因以及防治措施

    引起罗非鱼细菌性败血症的原因是什么?细菌性败血症是一种罗非鱼细菌感染常见疾病,也是导致鱼类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主要致病菌类型为嗜水气单胞菌。该种类型细菌具有较高的溶血性,且会出现细胞毒性、肠毒素和外
    2019-06-17 09:57:59
  • 进击的金葡菌:引起食物中毒、多种炎症、败血症,还超强耐药

    引起罗非鱼细菌性败血症的原因是什么?细菌性败血症是一种罗非鱼细菌感染常见疾病,也是导致鱼类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主要致病菌类型为嗜水气单胞菌。该种类型细菌具有较高的溶血性,且会出现细胞毒性、肠毒素和外
    2017-05-18 04:14:31
  • 女子拉肚子拉出败血 专家:严重腹泻这些症状要注意

    引起罗非鱼细菌性败血症的原因是什么?细菌性败血症是一种罗非鱼细菌感染常见疾病,也是导致鱼类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主要致病菌类型为嗜水气单胞菌。该种类型细菌具有较高的溶血性,且会出现细胞毒性、肠毒素和外
    2018-12-25 01:28:10
  •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 点击这里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

    联系方式|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辽ICP?1016505?2| 辽公网安夆21120202000005叶/a>
    Baidu
    map